更多详情添加微;
系列详细:功夫熊猫麻将,桂乐广西麻将,极火麻将,网易麻将,哥哥打大A,手机棋牌,开心泉州麻将小程序,闲来陕西麻将,多乐贵阳捉鸡,微乐二七王,辅牌器(插件购买)助赢神器。
中国造船业三大指标: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连续15年保持全球第一。
2024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三大指标分别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5.7%、74.1%和63.1%。这些数字好恐怖啊,感觉在垄断市场。
中国造船业这三大指标上连续15年稳居全球第一,还继续保持稳步增长。这得益于中国船舶工业的基础雄厚、技术创新和效率领先以及中国全产业链的布局。
中国与接单量仅增长9%的韩国以及下滑52%的日本形成了鲜明对比。
1956年,日本商船的下水量达175万总吨,超过英国,居世界第一位。20世纪70年代是日本造船业的高光时刻。
韩国造船业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承接美国的去工业化产业转移,并逐步发展自己的设计和关键零配件生产能力。1975年至1990年,韩国造船业规模扩大了五倍,产能从40万CGT增长到180万CGT,建立了国际性的造船业。
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韩国成为具有生产超级油轮和石油钻井平台能力的世界领先船舶生产国。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政府加大了对本国造船业的帮扶力度,海量的资金投下去,而日本政府的扶持力度在减少,逐渐在高端造船业上输给了韩国。
2003年,韩国造船业全年拿下470艘船舶订单,占全球市场的45.8%,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造船国。
20世纪80年代,中国造船业完成了与国际的接轨,引进国外7大船级社,5000多项技术标准,培育自主设计能力,为后来的崛起奠定了基础。
1997年,中国造船业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但市场份额仅占5%。
1999年7月1日,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以长江为界,拆分改组成为两大船舶集团,以北为中船重工,以南为中船集团,也称为北船南船。开始全面市场化,国际化。
2008年,我国造船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2010年超越韩国,成为世界第一,市场占比达到41.9%。
造船业有三颗“皇冠上的明珠”,分别是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运输船和大型邮轮。
2023年11月4日,国产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命名交付,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够同时建造这三种舰船的国家,三颗明珠已经全部被我们摘取。
2024年,中国船舶手持订单量为63.1%、韩国为23%、日本为6%。
2024年11月2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首艘新型大型LNG(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在上海交付国外用户,这型船采用了国际先进的新型货舱系统,填补了我国在该船型建造领域的空白。
韩国造船企业的主力船舶LNG运输船,其全球份额在短时间内从90%下降到60%左右。韩国媒体预计,中国很快将超过韩国。
日本《日经新闻》分析,从占船舶建造成本两成以上的人工费来看,中国造船企业比日韩企业低五成。另外建造船舶时大量使用的钢铁采购价格较低。中国企业能够用成本竞争力来吸引海运企业,这推动了订单增加。
国际海事组织(IMO)于2023年夏季确定了国际海运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即到2050年前后实现净零排放。
大型船舶的建造周期往往需要3至5年,建成后一般使用20年以上。海运企业开始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增加了环保型船舶的采购,燃料需要由重油改为液化天然气。
2020年以后钢材价格高涨、人工费用上升,导致船舶价格上涨,2022年又因为俄乌冲突及中东局势紧张等原因,造成船舶短缺问题日益显现。
英国调查公司克拉克森研究的数据显示,新船价格指数在8月达到188.7点。相较于2020年11月的低点已经上涨五成,逼近雷曼危机前2008年9月创出的历史最高点。
新船的签约价格不断上涨,达到约15年来的高位。
荷兰国际集团预测,未来几年,造船业仍将保持稳定繁荣。在行业景气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有望进一步增加船舶接单量。产能显示出不足迹象,未来中国各企业的增产动向可能会扩大产能。
中国船舶沪东中华副总经理张秀峰介绍,船坞周期已经排到了2030年底。他们一直在追求一体化、模块化建造,使造船节奏和效率得到了一个飞跃。今年是产能倍增的一个爆发年,计划交付和完工13艘LNG船,是近年来的又一个新的高点。
随着船舶业一系列利好,中国开始了新一轮扩张造船产能的热潮。
在辽宁大连,中国恒力集团正投资92亿元人民币建造一个造船基地,计划在2025年内形成大型油轮和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建造能力。
该基地最初由韩国STX集团于2006年启动,但2008年金融危机后,受到造船业不景气的直接影响,该基地关闭,之后闲置了约10年,最后被恒力集团收购。
中国最大造船企业中国船舶集团于2024年夏季发布消息称,将投资50亿元人民币,在天津和武汉的基地推进集团内部资产重组,以提升高价位船舶的建造能力。
大型民营企业扬子江船业集团将投资30亿元,在江苏省推进造船厂扩建工程,目标是2026年投产。
汽车出口,造船这几项韩国、日本的传统优势项目都被中国超过。之前中国的手机、家电、电脑都已经赶超韩日。
2023年,中国机床生产总产值高达10974亿元,稳居全球市场份额榜首,占比高达三分之一,而德国和日本分别以约15%的占比紧随其后,在高端机床中国与日本还有差距。
中国对准的目标不仅仅是美国,而且是全球的尖端技术,一个个赶超。这几年赶超得特别快,主要是长期的积累,厚积薄发。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方案,以推动制造业的全面升级。如今10年过去 ,中国完成了九成目标,震惊世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